善财童子第十六参 – 普眼长者(上)
我昔曾於文殊師利童子所,修學了知病起根本殊妙醫方諸香要法,因此了知一切眾生種種病緣,悉能救療。
菩薩初學修菩提時,當知病為最大障礙。若諸眾生身有疾病,心則不安,豈能修習諸波羅蜜?
四十华严.第十一卷.听经笔记(43) – 普眼长者(上)
“然後乃到普遍門城百千聚落,周匝圍遶,其城廣大,種種莊嚴。雉堞崇峻,衢路寬平。市列百工,貨多珍異。往來委輸,人物可觀。爾時,善財於彼城內推求尋覓長者所居,人咸報言:「住市肆中,鬻香藥處。」”(笔记注:普眼长者住在普遍门这个大城市里面,马路很大,建筑很高很繁荣,应该是类似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。市场里面各种货物很多,而且稀奇之物很多,各种职业的人都有。而普眼长者在市场里面,卖香药的店铺里。可见在这个大城市里,职业分化,容易得大城市病,对香药有需求,身有疾病的人会来这里买药。)
“長者告言:「善哉!善哉!善男子!汝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善男子!我昔曾於文殊師利童子所,修學了知病起根本殊妙醫方諸香要法,因此了知一切眾生種種病緣,悉能救療。”
菩萨的起心动念完全是以众生的苦乐做依归的,众生有苦菩萨怎么示现。菩萨示现依众生的苦乐而示现的。菩萨没有其他条件,他一定示现来救度众生。这就是《普门品》上面所讲的,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,应以长者身、应以乞丐身、应以什么身得度,他就现什么身相来。
我再跟各位举一个例子,中国人把人分类成五种人,金木水火土五种人。那菩萨示现的就完全不一样。脸型比较圆的一种人,脸型比较方的一种人,脸型比较尖的鸡蛋型的,脸型比较长的是木型的人。你看金木水火土的人就不一样,脸型不一样。而人内在本身所具足的生命因素呢?也分有这样情况。你去注意看看。一个医师要跟人家治病,他一定要把你生命因素先看清楚。你这个人是火很旺的人,那么这个病要如何治?你是个水很旺的人,得同样的病,对治的方法就不一样。为什么是同样的病,同样的医生,有的治得好,有的治不好?因为病人的体质不同,也就是他们的生命因素不一样。水型的人你能够治好,火型的人你治不好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两个因素不一样,同样的药下去,一个会好一个会死。
同样的,菩萨在示现的时候,他相应于众生,展现的就是这样一种魅力。对于不同的众生,示现不同的身相。这个就是菩萨的愿望,我们能体会吗?有很多人跟我讲,师父你应该休息一下。我说,假如我要休息我不讲经啊,我就会死你都不知道。所以我讲的越累就会越好,身体就越好。有人说你这个样子是蜡烛两头烧,我其实是两头都在进水,都在储蓄,不是两头烧,你根本不懂。因为一般人说,肝病就是要休息没有错,那是那一种人。很抱歉,我这种人,就是肝病不能休息,越累肝越好。我没有要求你跟我一样,因为生命的体质不一样。所以一个修行人,他可以知道自己也可以知道别人。他对自己这样要求,他不会要求别人跟他一样。
一个菩萨示现来到世间,就是告诉大家,真理的体验是那么的殊胜、那么可贵。可是你体会不到,你没有感受到真理。所以我们告诉各位修行人,你一定要去体会这个部分。真理的体验跟你个人的经验是不一样的。今天我们修行的结果,你都是取你个人的经验,你没有办法把真理的体验给展现出来。而真正有人有办法把真理的体验给展现出来,你却感受不到。说一百次,只要有一次不满你的意,你就会离开。这个就是末法时期的特色。他一再的告诉你,你能不能接受,接受是你的福报。你不接受,对那个菩萨来讲他根本无所谓,因为真理的体验的部分,是菩萨自己本身的事。众生没有办法体验那个部分,只是把你个人的经验讲出来而已。
我跟各位举一个例子,什么叫个人经验,什么叫做真理的体验。譬如说有很多人都做梦,梦到佛菩萨。梦到佛菩萨是你个人的经验。他对你有什么帮助?根本没有啊,一点帮助都没有。因为烦恼依旧。智慧还是不增长。唯一你得到的利益就是梦到佛菩萨那几天挺高兴,到处去吹牛。“哎,我昨天梦到佛菩萨,菩萨跟我讲什么,佛跟我讲什么”那又怎么样?又怎么样?你什么也没得到啊。对不对?这就是个人经验。
但是对真理的体验就不一样了。真理的体验会怎么样?“哎,我怎么会梦到佛菩萨。怎么来的,那梦到佛菩萨应该给我有什么启示?可是这个菩萨来好像没给我什么启示。”那这个时候,我就体会到,“哦,梦到佛菩萨也是一种幻境。”你就可以做一个结论,“幻境,不但说梦到恶境界是幻境,梦到好境界瑞象也是幻境”当你有这种结论,这就是真理的体验。你要告诉人家的就是,梦到不好的境界是幻境,梦到好的境界包括佛菩萨满天神佛都是幻境。
你能不能体会这一点?您要是对这个深信不疑,那就是你对真理的体验了。差别在这里,同样一件事情,你能不能够走出真理的体验的那条路。那叫菩提道,这就是修行。不会修行的人了,你就一直沉溺于:我梦到观世音菩萨,我跟观世音菩萨很有缘。然后“哦,这个菩萨是我梦到的那一尊,就是他,我要把他请回家去供养他”这就是个人的经验。请问各位,你是个人的经验多,还是真理的体验多?一个凡夫就是个人的经验多,一个行者就是真理的体验多。当你对真理的体验越多的时候,表示你在菩提道上是在成长、在进步。当你对个人的经验一再的反复而不愿意放下的时候,那只能够告诉你,你还是执迷不悟。
“所謂:風黃、痰熱、鬼魅、蠱毒乃至水火之所傷害;如是一切內外諸疾,品類無邊,我悉能於一念之中,以種種方藥如法療治,咸令除差,施其安樂。如是法門,汝應修學。”普眼长者可以一念之中就用各种方药疗治,治好病之后,还“施其安乐”。他还要给与安乐,给与究竟的菩提道。现在你去找医生,他给你病治好了,但他没有给你菩提道,没有启发你的菩提心。差别在这里。(笔记注:这是重点,疗病是方便,导引到菩提道是重点)“如是法门,汝应修学”,你可以发现到这个普眼长者讲的这一段话,跟前面善财童子请法的部分,好像有点风马牛不相干。有没有?善财童子要问的是止于至善的人生境界,你跟我讲的是治病的,我又不是要来跟你学医的。
“善財復言:「聖者!我問菩薩所修妙行,云何說此世俗醫方?」”善财童子很不屑,我跟你讲的是菩萨妙行,你跟我讲这些世俗医方,我不要这些。你要记得学佛人假如有这种情况,你跟善知识是很难相应的。善财童子算是很不执着的人了。我们这些人,跟你开示你听不习惯,你就走了。“他那人不会讲,我问东他答西,他根本就不懂”。善财童子马上提出来,“我问东啊,你怎么答西呢?”
“長者告言:「善男子!菩薩初學修菩提時,當知病為最大障礙。若諸眾生身有疾病,心則不安,豈能修習諸波羅蜜?是故,菩薩修菩提時,先應療治身所有疾。”各位初学修菩提的时候,你要注意,修菩提是什么?修普提就是修你的觉性。启发你的觉性。菩提是觉悟。你的觉性沉寂了,现在要刺激你,让你的觉性活泼起来,复苏起来,复活起来。这个叫修菩提。
你现在刚开始要修,当知病为最大障碍。病在哪里呢?我们从两方面来讲,第一个病在于你沉积于过去的思维模式,你没有办法警觉到我们应该带有高度的警觉性。这个是最大的毛病。你要是带有高度的警觉性,病就根本无所谓。你不怕任何的病。
现在有病去看医生,和有病不去看医生的人一样多。那些人他不怕病,所以他不去看医生。而到医院去的人就是怕病,所以去看医生,因为怕病去看医生,所以他就一直看医生。所以他就不去工作,一直在借钱去看医生。还有人包游览车去看病,四五十个人包游览车去找一个郎中,那会有效吗?昨天的报纸讲那名医看病,平均三分钟看一个病人。你可以想象得到,包一个游览车去给一个中医师看,中医师会怎么诊断你的病你说?
今天有人跟我讲说这个水晶,你要知道这一块水晶放在这个地方,当大家都来摸的时候,水晶的磁场就已经断了。你知道吗?水晶是一个矿物,它摆在这个地方,它的磁场会受到这些贪嗔痴种种人磁场的影响而混乱。今天一个人是四大和合的色身,被四五十个病人围在一起以后,你就知道他会变成什么样子。到底是他要去看病,还是你们要去看病,都没有搞清楚。所以你们要是想劝我去给医生看,你最好是告诉我说,那个医生三年看一个病人,我一定去给他看。但你们假如说那个医生很灵,那我一定不去。因为你的判断只是惯性,看到在那里一群人在那里排长龙,你就要去给他看,那是缺乏觉性。我告诉你,你到那边去看已经没用了。各位不要盲目啊,修菩提就是修觉性。你有了觉性,你能够治疗人家的病。你没有觉性,你去被人家治。
“当知病为最大障碍”,病是最大障碍,那么你的觉性能够关照到这一点的话,你就可以排除它。至少你那个痛苦可以减轻。不去看病的人他也照样活下去,去看病的人他也一样要活下去。但是你可以发现,不去看病的人活得活跳跳,去看病的人活的死翘翘。常常去医院的人他的生命能量一定是匮乏的,生命能量已经耗竭了。没有哪个人健康的去给医生看说,看我没有病。所以你到医院去,本来三分病你就要装成七分病:医生啊我这里我那里。。。医生说检查没有病,你还会说“不过。。。一直不舒服”。那就是你的痛苦你的业力。
你把它摆开,你照样去做你的事业,你还是活下去,你放心。你要死的时候自然会死,并不是说你去看医生就不会死。看医生的人照样死,不看医生的也是死,总是死嘛。那你要死得漂漂亮亮啊。不要说,你们要来帮我助念,那种人最没出息的。警觉性一定要有,不要怕病。所以关键不在身体的病,关键在心里的病。他心里能安身体的病就过了。心里不安就不能修习各种波罗蜜。
“是故菩萨修菩提时,先应疗治身所有疾”。治疗身所有疾,是让你的身体能够适应疾病,身体有病不能适应那心就不安。身体虽然有病能够适应,那你心里就能安,那就没事了。(笔记注:能不受病苦的逼迫,是为阿罗汉)
“善男子!菩薩若欲治諸病者,先當審觀諸病因起,品類、增損無量無邊,我今為汝說其少分。善男子!一切眾生因四大種和合為身,從四大身能生四病。所謂:身病、心病、客病及俱有病。言身病者,風黃、痰熱而為其主;言心病者,顛狂心亂而為其主;言客病者,刀杖所傷、動作過勞以為其主;俱有病者,飢渴、寒熱、苦樂、憂喜而為其主。其餘品類展轉相因,能令眾生受身心苦。”
菩萨假如要治病,先当审观诸病因缘,应当审查各种病的因缘。我们现在有好多人的病,医生是没办法治的,因为医生没有办法看因缘。前面我们讲了,人有五种人,金木水火土。同样一种病的治法不一样。简单是这么讲,实际还不是只有五种而已。各位有没有去算过命,是属于金多、还是水多、还是火多、土多、木多?同样是心脏病,属于不同体质的人,他生病的时候会在某一段时间。那个时间到的话,那种体质的人通常出现那种病。(笔记注:五运六气法)
你看看,为什么平常我没病,为什么今年突然有这种病?那你不要怪谁,你不要问中医西医,你去问你的命。你不要去找算命的,我告诉你算命算不准了。现在这时代算命的人不会算的。我只是简单的告诉你这个原则,这个叫诸病因缘。他有一个前提的因在这里。古代中医在跟人家看病先算命。你以为说去看病,手伸出来我给你把脉也就可以了。古代中医师他要先看一下看你这个人,你的脸型,“嗯我知道你来,一定什么病”为什么他会知道,他看你的脸型就知道你这个人是什么型的人,那么今年是什么年,那你是什么型。这就是因缘法,讲治病就有这个因缘法。
西医也是一样,他检查出来说我有癌症,他就问,你住那里有没有核能发电站,为什么要问这个东西呢?因为核能发电站能引起癌症,这也是跟病有关的一个因缘。这就是因缘法,西医的因缘法是观这一个部分。中医的因缘是观那一部分。你不能够说西医的就科学,中医的就不科学,没有那种道理。这个都是因缘法。
所以菩萨要治病,要先观因缘,诸病因缘。这里主要讲的四大类,身病、心病、客病(外伤)、俱有病(各种因素都有)。身病来自于四大不调,风黄痰热(对应、风地水火)。身病是身体物理现象所造成的,而心病的范围很广,现代人比古代人来的多。因为现代人以自我为中心,本位主义非常的强烈,所以心病普遍存在。
第三个是客病,客病是外来的。工作过度积劳成疾,这个都属于外来的。这里面包括传染病,细菌,癌症等等,这些客病都可以避免的。第四个,俱有病,比如饥渴寒热苦乐忧喜,郁闷引起的病最多,不得已的病最多。这种情况是因人而不同的,我们现在讲的就是体质。有的人稍微忧郁就胃溃疡,有的人忧郁好久也不会生病,叫做有容乃大。他容下很多忧郁不会生病。有的一点点都不行,那个眼里头不能容下沙子,稍微一点刺激他就病了。所以这个是体质的问题。那么为什么有人在这个地方特别敏感?有的人在这个地方能够包容呢?那就可能跟你前生所修的忍辱有关,有些人不能忍,有些人能忍。那么这个部分其实很简单,你自己要去适应去调整。
“善男子!如是眾病貧賤人少,多勞役故,富貴人多,過優樂故”(笔记注:这里讲到一个关键,为什么普眼长者会在这个大城市里面卖香药的缘故。在贫穷的乡下,贫贱的人病不多,即使有也是过度劳累的客病,外在的劳累因素去掉,或者休息一下病就会好。反而是大城市里的富贵的人疾病多,因为太过于享受,精致食品、精致文化导致的,生病的特别多,尤其是身病和心病。)
摘自海云继梦《四十华严》第十六参,普眼长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