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A+

善财童子第十二参 – 根自在主童子(下)

2021年01月09日 华严经教 暂无评论 阅读 4,021 views 次
摘要:

我復善知十八工巧,種種技術,并六十二眷屬明論,及內明等一切方法,治內煩惱
由此四種因緣力故,藏識轉變,識波浪生,譬如瀑流,相續不斷。

四十华严.第十卷.听经笔记(38) – 根自在主童子(下)

(笔记注:根自在主童子【上集】介绍了,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中要随顺悟入。不设定既定的目标,从各个层次的妙门下手,达到圆融巧妙运用的圆满多闻,周遍推求根自在童子;然后发现童子在聚沙为戏,比喻做事用心微细的投入然后又不计较得失。根自在主童子说他悟入了一切工巧神通智门,因为他在一切的工作生活当中都善用其心,所做的事情都很微细、清清楚楚却又不执着。此段有净行品善用其心的味道,也有唯心识观的观色如聚沫的味道)

 “善男子!我復善知十八工巧,種種技術,并六十二眷屬明論,及內明等一切方法,治內煩惱。何等名為內身煩惱?有四因緣:一、謂眼根攝受色境,二、由無始取著習氣,三、由彼識自性本性,四、於色境作意希望

根自在主童子,讲了神通智门以后,接着告诉我们,“我复善知十八工巧,种种技术,并六十二眷属明论,及内明等一切方法”能够治内烦恼。外面的技术都会了、都有了、都知道啦。然后就对治内烦恼了,你要懂得如何对治内烦恼。“何等名为内身烦恼?”内烦恼有四个因缘。

一谓眼根摄受色境,这眼根其实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先从六根上来讲,眼根摄受色境,因为你会去取着会执着,第一个就是讲执着六尘境界。

第二,由无始取着习气,这个取着习气就是分别,你会自己去创造对立,这个叫做无始取着习气。你不知道这个对立是从哪里来得,产生对立的那个原因,就叫做无始取着习气。我们在成长过程中,逐渐怎么样适应家庭的生活环境,适应社会的生活环境,那这个所谓适应啊,就是无始取着习气。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习气都是这样养成的,所以这个带来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。自然他就停留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,很自然的就这样让你产生分别。习气是从这里来的。

第三个,由彼识自性本性。你把个性当作本性,把个别当总体,这就是一种内烦恼。我这个人是潇洒的,粗枝大叶的。那他想一想,大家也应该跟我一样,潇洒粗枝大叶。比如在家里捏牙膏,有人是慢慢挤,挤那么一点来用。有的人就“瞅xxx”那一条牙膏用三天就没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是这种个性。有就是那么一点点一点点用的个性。那一种粗枝大叶的看他一点点的用,越看越气啊。那个用一点点的看他粗枝大叶的那样他也实在够昏倒。夫妻不和都是这个原因。因为夫妻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。这个家教跟那个家教不一样。那就很难沟通了,这个时候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当作全体。我这样你也应该这样,烦恼就起了。

第四,于色境作意希望。我们对于色境六尘境界,你开始有所希望,有所贪求。举个例子,贪求从哪里来?从广告来。看广告然后买回来发现上当了,为什么?因为你从六尘境界当中,作意希望。关键在这里,内烦恼大概是四个因缘来的。

由此四種因緣力故,藏識轉變,識波浪生,譬如瀑流,相續不斷。善男子!如眼識起一切根識,微塵毛孔俱時出生,亦復如是。譬如明鏡頓現眾像。諸識亦爾,或時頓現。善男子!譬如猛風吹大海水,波浪不停。由境界風,飄靜心海。起識波浪,相續不斷。因緣相作,不相捨離,不一不異。如水與波,由業生相,深起繫縛。不能了知,色等自性,五識身轉。彼阿賴耶終不自言,我生七識。七識不言從賴耶生,但由自心執取境相,分別而生。如是甚深阿賴耶識,行相微細究竟邊際,唯諸如來住地菩薩之所通達,愚法聲聞及辟支佛、凡夫、外道悉不能知。

这段是整个佛法所探讨的核心理论。简单的说,我们的心是怎么样子运作,因而造成了我们的生死轮回。这个部分是在解答这个地方。前面讲到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就是眼耳鼻舌身意,接触色声香味触法,这根尘之间相接触所造成的种种境界。

比如男生留短发,女生留长发。假如男生留长发,你会觉得不伦不类。这是一种意识形态。它在很微细的地方主导你,而你不觉知。人类痛苦的根源来自于这里,意识形态的对立。我们要把那种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对立要排除掉。夫妻之间,兄弟之间,师徒之间,都要排除掉这种复杂的意识形态。修行在这里下手。比如夫妻之间,你认为他本来就应该如何,他认为你本来就应该如何,可是原来两个“本来”都不“本来”。这就是眼耳鼻舌身,接触五尘境界以后造成种种的复杂现象。比如今天师父这个衣服,这个颜色大概你不觉得怎么样。如果我今天把它染成红色的话,或者我把染成绿色的话,你会觉得怎么样?你印象里,师父不应该穿那样的颜色。你为什么会觉得不正常啊?关键就在这地方。因为你的法尘意识会影响到你前五根和五尘境界的判断。

由于前面四种因缘,导致藏识转变。藏就是根本蕴藏的部分,他发生变化,这一变化,识波浪就开始风起云涌了。现在修行,要你这个识波浪要作转变,转变回去,进入到藏识里面不再起作用。你想想看,可不可以?这是一个修法。这个识波浪一产生的时候,譬如瀑流,相续不断。

现在你自己有没有想过你肚子里面声音很大,你可以拿医生的听筒听听,但这个声音没有听筒我们听不到。我们的意识形态也是一样,意识在运作的时候他是非常猛烈的,可是你自己感觉不到。你只有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呢?就是你打坐的时候,你会觉得你妄想纷飞。你好像不用功都不妄想一样,一用功就妄想。念佛也好,诵经也好,你会感受到妄想很多。其实你可以放心,当你做功课的时候,你开始感觉到有妄想,那表示你把那个妄想的因素浮现出来而已。并不是说你在做功课的时候才有妄想。这个妄想像瀑流一样,但是你自己不知道,只有静下来的时候才感觉到。

“如眼识起”,这里讲眼识,不是眼根。当六根,遇到六尘境界,产生六识的时候,宇宙就诞生了,生死轮回就开始了。假如你现在警觉到这个问题,感觉到不对,我要返璞归真,那就要进行修行,你要经过磨练、训练,吃尽苦头。这个森罗万象非常复杂嘈杂的世界,就会复归于宁静。

“譬如猛风吹大海水,波浪不停,由境界风,飘静心海”。境界就是六尘境界,静心的就是我们根性。根性转成识性,尘境一直在冲击,识性会去捕捉。当你不用识性,而是用根性去相应那就不一样了。“起识波浪,相续不断,因缘相作,不相舍离”。因缘一再一再的转变出现,你要躲都躲不过。眼耳鼻舌身意,色声香味触法,就一个接一个的出现。你现在修眼耳鼻舌身,先修一个部分,比如你修声尘,要把声尘给堵绝,堵掉了。让声尘对我不产生作用。你很用功修,可是修得不成功,没成功就死翘翘了。那你轮回下辈子再来,因为你有这种训练,下辈子再来你一定是很优秀的音乐家。因为你在训练你的耳根。同样的,你要是对于眼根来训练,你很有可能会成为画家。你在艺术上会有很大的成就。一定是艺术界的大师级人物。

“如水与波,由业生相,深起系缚,不能了知,色等自性,五识身转”,这个宇宙的森罗万象是因为我们的业。你把这个根转变成识,我们的业就起来了。我们要是把识消灭,舍识用根,那就不会有这样的状况。所以他讲”深起系缚“,把自己牢牢的绑住,不能了知色等自性,也就是不知道,色声香味触法他们的自性。这就是我们的”五识身“开始流转轮回了。(笔记注:我们修行第一步就是要由“五识身相应地”转到“意识身相应地”。)

阿赖耶识和第七莫纳识,这里不详细讲。可以参考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的论述。

(笔记注:根自在主童子因为证得一切工巧神通智门,所以他可以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。而他这种成就来自于生活中的善用其心。在心法上,他是用根不用识,舍识用根。当五识身在转的时候,把眼耳鼻舌身五识,转为成所作智。这在密法里,是属于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的法门。通过转五识,舍识用根,不但对治了内烦恼,还能成就圆满多闻,自在无比。这可能就是根自在的含义。巧合的是,北方的天王就是多闻天王。)

摘自海云继梦《四十华严》根自在主童子

给我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