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华严.第四卷.听经笔记(15)- 行愿力
智慧境界等虚空,行力庄严遍法界,普满一切群生欲,愿速令我载此乘
志樂清淨量難窮,無明愛見皆除滅,利益一切心無盡,願速令我載此乘。
“智慧境界等虚空,行力庄严遍法界,普满一切群生欲,愿速令我载此乘”行跟力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很少。行是实践,这个没有错,实践有一股力量,这股力量是没有办法用大脑思维的。那么现在西方学界发明了一个词,还蛮能够形容的,叫做“蝴蝶效应”,有没有听过?北京打个喷嚏,那美国就刮龙卷风了。这就表示这两个之间的距离非常的远,你看起来好像没有直接关系,没有关系,但是事实上他有一定的关系在。而这个关系,没有办法用大脑的逻辑去思维跟推理。他的意思是讲说,北京的蝴蝶翅膀振一下那边就起大台风。这个蝴蝶效应实事上在讲的就是因果定律,只是这个因果你的大脑无法去思考。
那我们的行本身有这种情况,当然你从不好的行来讲叫做业,那就叫业力。从修行来讲不叫业力,叫行力。
因此我们就知道,从业来讲是从人生的消极面看。因为你造业啊,所以有业力嘛。行呢,他是积极面,他是往好的方向走。但是,行假如有障,那个障叫做障道,业障、障道。行不会有障。行走过去啊,只要你去实践,在实践的过程里有障碍、有挫折,那是因为你的业障。行以后,他只有殊胜的功德力,因此我们叫做行愿力,普贤行愿力。那行愿力,行愿就是指这一种能力。那么行愿力比这个行力来讲,要大,要扩大。行是指你实践,实际实践以后的效果。就是你在修法,你现在不知道,修法就像蝴蝶翅膀,那有什么效果嘛?我这样念佛会有效吗?念佛能相应上,真的吗?蝴蝶这样子有什么用?想把那个大灶的火给弄大,就要蝴蝶摇两下,那蝴蝶翅膀的风要转几个世纪,那大灶的柴火才会旺起来啊?你不要紧,你就带着疑情做,你一直做,那个缘成熟的时候,他就到了,缘成熟他就到了。
当这行力一产生的时候啊,他其实是普遍存在的,对你的生命会一再的产生庄严。所以,每一个人都想把自己的生命拿出来锻炼一下。锻炼,你现在把锻炼是当作很美的一个句子。锻炼是怎么锻炼你知道吗?有没有看过打铁店打铁啊?把一个铁块放在火炉里一直烧。那火还要很旺,一直就有一个打风的,那个有没有?让那个火一直旺,旺……,把它烧红了以后,又拿起来“当当当……”,两边一直打。你的生命试试看,打几次!你能打几次?这样一再地训练,这个铁训练到成型了,就刀子、一把剑打出来以后,还要继续烧,烧完以后干嘛?拿起来以后就放水里,“嘘……”把它降温。降温以后再拿去烧,烧完再降温。这个叫什么?百炼成钢”。这边火那边水,这边火那边水,叫水火来锻炼啦!我们的生命,你愿不愿意接受这种锻炼?修行就是这样啊,这样的生命才庄严啦!经过锻炼的生命,才会知道世间的可贵,才会知道生命的宝贵。
“普满一切群生欲”我们的心,是真心还是欲望心,众生的心,是真心还是欲望心,你要分辨得出来。分辨这个部分,它有两大功德:
第一个,“你知道我在修行,他不是在修行”的这个,“我要如何修行”的功德,你有,你要得到。所以你的修行会真修行。假如你这个不知道的话,你到底是真修假修,你不知道。那别人也在跟你讲修行,你也分不清楚他到底在修行还没在修行。所以很多同修们在讲那个语言的内容,语言的表面是知道,语言里面的东西你不知道。那,你是一个修行人,你要能够判断得出来。这是第一个部分,第一个功德。
第二个功德,你要能够分辨这个部分啦,能够去告诉想跟你学的人来讲,那你就能够把佛陀的DNA给传承下去。这个就是前面讲的,七宝楼阁、七伏藏跟七宝芽。你把七菩提分不但自己成就这个叫七宝楼阁;能够教给众生,这个叫七伏藏;那众生再去教给其它众生、下一代的众生,这个叫七宝芽。那你懂得自己真心与欲望心的差别,也能够辨别众生的真心与欲望心的话,那你把这一个功德‘这个体会的部分去告诉大家,那你就把佛陀法身慧命的DNA给传承下去了。
我跟各位再讲一遍,这一个自己真心与欲望心,不是妄心,欲望的心,跟众生、我们同修间的真心跟欲望的心能够分别得出来,当下的这个成就,注定你往生兜率内院。这个功德是很大的!你要去体会去感受这种东西,真心跟欲望差别在哪里。会分辨这个部分呢,龙华三会都是第一会的。
“志樂清淨量難窮,無明愛見皆除滅,利益一切心無盡,願速令我載此乘。”“利益一切心无尽”这个也是普贤乘跟一般,你讲权小二乘所不同的地方。因为权教跟这个小乘教,就原始佛教所指导的那一种求解脱的心境不一样。那种求解脱的心境啊,是自利。“我要断惑解脱嘛”,要断惑解脱,这个问题就出来了,你只为自己。普贤乘呢,是利益一切众生,这个心是愿无尽。
这有点像什么?你知道吗?我们要当官,一节一节的升上去,一辈子要这样子才踏实嘛,对不对?要本来就好好读书,十年寒窗苦读,一朝功名成就。那就麻烦了,这一朝功名成就看你朝到哪里去,成就到哪里去。比如贡生或者是秀才,再来进士,再来是状元嘛,对不对?这个是一条路很辛苦地爬上去啊,什么时候爬到宰相?不知道。不是每一个十年寒窗苦读的都当宰相,对不对?这一个,这一条路就有点像圣解脱道一样的爬上去。
而,这个普贤道是什么呢?告诉你不要修,不是告诉你不要修,他修另一个。就当什么?去皇帝那里当王子,还是当公主,有没有说考试通过当公主的?有没有?没有啦。这是两条路。基本上来讲啊,修普贤乘的都是法王子,直接就是法王子,就是到皇宫里当王子啊。你要是修再加一点福报,就当太子了。
你会觉得这很不公平啊,我们修得要死。那没有办法啊,你修得要死,那你就修得要死,不要死就好了。那你一定会成就嘛。但那成就只是一部分。为什么一部分?因为你一定在六部里头当部长嘛,吏部、刑部,对不对?你就当个部长,当个外交部长、内政部长啊,类似这个状况。但是,当个王就不一样。王子以后,长大都是王啊,亲王嘛,不同。这个,才是真正的宫廷教育。知道吗?所以你学华严啦,基本上学得再笨、再不好,下辈子来一定可以受宫廷教育。宫廷教育是一个很特别的。这是一个因,你要懂得这个因。所以我们看到,普贤乘在修法的方式,是跟我们一般的圣解脱道不一样。
摘自海云继梦《四十华严》第64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