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藏工程之妙用(五)-培养广大善根
你会发现,同一件事情,这么三五个人就有三五种不同的立场、结论跟表达方式。然后,你开始要训练把心胸打开,接纳别人的意见。这个是破我执、破法执最好的方法。在这个过程里你会有很多挣扎。“这明明他就弄错了。”他弄错了,弄错了你也要接纳。为什么?训练你的包容,你才能够训练这些善根,经文里头所记载的这些善根。
回到《华藏工程总目录》
华藏工程是让你真正培养这些善根,包括前面所讲的善根。我在这个地方,讲一个综合性的修法,这个修法叫总持法门。总一切法、持一切意。前面那一些善根,那一些加持,那些菩萨的广大境界从哪里来?你可以从华藏工程,一次通通修了。华藏工程也简单。越简单,就是越殊胜、越广大的法。那就要看你能不能进行了。
这个很简单的是,每个礼拜一次,三个人到五个人在一起。每个人三分钟到五分钟,不讲的人要站三分钟,讲的人讲再多五分钟也要结束。他只能三分钟到五分钟,不能讲太多。换句话说,你每次发表意见是以一个重点为单位。你站起来就讲,你要讲的一个重点也不过三到五分钟嘛,对不对?不会讲,你要自己去训练。
这样子,你讲话很容易抓住重点。不会像有些人讲了半天,不知道他在讲什么。一方面训练你世间法的胆识、阅历跟成长;一方面这三五个人当中,每个人在讲的时候,其他的人要聆听、欣赏、接纳。这个六个字我们叫做“华藏工程六字大明咒”。有很多人很会讲这六个字。可是换他讲话,那你就会知道,那种独裁性格完全暴露。你要去培养聆听别人的意见,欣赏别人的意见。你不要讲对不对,这里面没有对不对。所以在华藏工程里,不准批评,不能批评别人。你只有欣赏跟接纳。
那你不能够说:“这个人讲话老是那这样子,我才不喜欢那个调调。所以换他讲的时候,我就正好尿频,蹲到厕所去了。没听就好了,要不然听了很难过。”告诉你,那一点就是你要修行的。或者“我不尿频,我茶频。你讲,好,我去泡茶给你们喝。” 那你根本没有聆听。没聆听的话,你就不知道什么叫欣赏、什么叫接纳。
这个难,难在哪里?难到鸿儒遇到白丁的时候,是难难难啦!难得像什么呢?要把十担芝麻披上树叶去,有办法吗?芝麻往树叶上一拨,通通都掉下来。你要把那十担的芝麻通通把它粘到树叶上去,那么难。
这里面要忌讳的是什么?很多人都会把好朋友聚在一起。那这个时候一谈,从早上9点谈到晚上12点。这个不是。华藏工程只有两个小时。顶多再加一个小时,我们就看完一片带子。光盘看完,大家讨论,顶多两个小时。讨论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。你在看光盘的时候,把它记录下来。
我们通常是看书。这本书分几个章节,回去大家看,看完以后重点记录下来,你要报告的记录下来。那么,我们每个礼拜一见面,三五个人就这样子,一个重点三到五分钟讲完。
你会发现,同一件事情,这么三五个人就有三五种不同的立场、结论跟表达方式。然后,你开始要训练把心胸打开,接纳别人的意见。这个是破我执、破法执最好的方法。在这个过程里你会有很多挣扎。“这明明他就弄错了。”他弄错了,弄错了你也要接纳。为什么?训练你的包容,你才能够训练这些善根,经文里头所记载的这些善根。不是要你一条一条去修,而是在这整个过程里面,历练你,遇到那个境界你要去接纳,因为它是事实的存在。
各位有没有吃过绿豆汤?绿豆汤里头是有一种豆,有一颗很硬的,咬不下去,一咬就气死了,有没有?那一颗叫什么?那种豆叫烈豆,是非常令人讨厌的豆。你会发现,在人群里也会有那个“烈豆”专门找你的。很奇怪啊,那就训练你的善根,跟你的广大包容力。各位要知道,这是考验我们每一个人的包容的极限。遇到这种状况,你实在受不了的时候,要考验你包容的极限。“实在受不了了,再等一下,再忍一下。我看我的极限到哪里?”你反过来看极限的时候,你会发现你的包容力无限扩大。
我们通常遇到那种情况,矛头对准你来,你是受不了。“又来了,又来了。每次讲都是对着我讲。”有没有这种人,你有没有遇过?
我讲个例子。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,我在讲经,他坐在最后面。我看那个人怎么这样子,“呼呼呼”这样子一直喘。他坐在最后面,我坐在最前面,我都感受到他那一份气得不得了。然后我讲完了,他堵在门口:“我有话跟你说。”我说:“我们见过面吗?”“没有。”我说:“好,那你等一下。我换过服装过来。”进去了,把装饰品拿下来,我就出来了。然后坐下来,我还没坐稳呢,“你为什么一直骂我?”我说:“我们认识吗?”“不认识。”“不认识,我怎么会骂你?”“你已经骂我两年啦。”我说:“啊?我怎么骂你两年?”“你在电视上每天都骂我。”“我在电视上每天都骂你。你在哪里啊?”“我在洛杉矶。你知道吗?LA”“LA,噢,我去过一次。”“你也去过?”他以为我是乡下土包子。“你为什么一直骂我?”我说:“我又不认识你,我怎么会骂你呢?”“刚才也一直骂。”我说:“刚才我在讲经,哪有骂你?”“你就是一直在骂我。我今天就特地回来找你,为什么你要一直骂我?”
你对号入座一个号码就好,不要对那么多号。为什么?这是人性的弱点,我们不是在批评谁。所以我跟各位讲,“说到你纯属巧合,情节虽然真实。”
我们提到,你只要知道,然后开始要改变。既然说到你,你就要改变。我不会那么喜欢说人家的缺点。只是这么一讲,不幸而言中,就是你,这样而已。针对某一件事情提出来谈的时候, 我们很难去调整自己。因为那个时候你很难过。主观意识、我执会起作用,会很难过。但是你透过正面的,欣赏跟接纳,你会改变你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