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A+

四十华严.第三卷.听经笔记(10) – 智慧是生命感受力

2020年07月08日 华严经教, 密法音声 暂无评论 阅读 1,244 views 次
摘要:

“從諸佛子毛孔中,演佛法音若雷震 ,焰雲種種莊嚴相,普遍十方一切剎。”


從諸佛子毛孔中,演佛法音若雷震 ,焰雲種種莊嚴相,普遍十方一切剎。

现在,十方佛子都到道场里面来了。那么从佛子中的毛孔,毛孔是微细的。这个意思,你的意识形态说“噢,这里每个人的毛孔都在放光。”不是,他是指从这些佛子的微细的生活行为中,毛孔是微细呀,从你生活中,在微小,生活的事情最小嘛,对不对?诸位有没有,你跟家人有没有讨论过这些?

我举例子。你头发分叉了,你最近头发比较粗燥,有没有?谁跟你讲?你跟家人都没有讨论这些事,大概有问题。你们讲的大概都是很虚幻,不实际的。你会跟家人讲说,这次讲什么呢,“唉哟,这大人讲大事,怎么都讲小事。”告诉你,在家里就讲这些小事。你有没有跟家人讨论这个衣服呀,哪个布料比较好穿啊。你假如这些实际生活都没有讨论啊,我跟你讲,你在家里生活都很危险,因为你们都不切实际的人生。你想想看啦,是不是?吃饭,你今天煮的饭怎么样,应该会讨论吧。虽然菜是太太煮的,先生吃饭也会讲讲“今天饭比较好吃。”“今天饭怎么了?”搞不好是电锅坏掉了,饭只煮一半而已。对不对?

但是你在很实际的这些生活里的这些真正的事情,是不是非常非常微细的?你根本不会跟外人讲这些事,只有家人自己才会讲。这就是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嘛。那你要知道,这些呢,已经告诉我们,佛的道场不一定在逝多林,在你家的客厅里、餐桌上,就是佛法的道场。有没有?你会讲说“怎么会这样?”这个叫做“佛子毛孔中”。你的毛孔一定是拿放大镜来看一看,你的毛孔跑到这里面来,这叫意识形态。他这个是讲,在你的生活中,最微细的这些事情都可以“演佛法音若雷震。”可是,你以为佛法像雷震一样,那是不是要戴耳套子?“一定要在多殊胜的地方,那里几千人、几万人听经的地方”那是意识形态。在你的人生中,能够震撼你的,不一定什么大事,往往是最小的,最微细的这个地方。

各位有没有留意到? 我们今天的人,工商社会的人,最大的灾难就是,活,没有活在生活里。知道吗?活,活在自己虚妄的假相。留意到吗?都是虚拟的,都是活在明天。为什么活在明天?因为我明天要做什么,明天要做什么。那现在,明明在吃饭,“明天中午我们在哪里吃?那一家不错啊。”有没有?“那一家怎么不错?”“以前吃过,所以,明天到那一家吃。”这一家现在吃得怎么样,不知道。明天到了那一家,再讲“昨天那一家不错喔。”你活在哪里嘛?你自己想嘛。但是你现在这个不错,就讨论不错,你不要管明天怎么,你活在当下嘛。好了,问题就在这里。所以你以为佛道场在哪里?佛的道场就在你生活中。你从那种地方可以去体会到,生命的价值跟意义叫做“演佛法音若雷震”。佛是觉悟觉醒啊,法音是真理的声音,觉悟到真理的存在嘛。你有没有觉悟到真理的存在?有吗?这个非常重要。

焰雲種種莊嚴相。”焰是火焰、光焰。云,前面讲过,相,种种庄严相,焰云,展现出来。在生活中的这些小东西、小动作,你就可以展现出种种庄严相。可是我们一直以为一定要佛像弄很大,里面璎珞庄严,那个叫庄严相。你都不知道在生活中。这个是说,从我们的生活中,任何一点小事,你不要轻易过。我们现在的人,因为理想多,书读多,好高骛远,大家都活到云端去了。从云端看到世间来,你只能看到大山大河,所以说生活中的这些细微小事呀,你都看不到。既然看不到,你就不关心。而事实上你要知道,你发生很多生活中的无奈,都是彼此在生活中互相不体谅,不体谅。 我再举个例子,你看你有没有犯这个毛病。有犯的话自己改过,不要说我都是说你,我不是说你,说到你纯属巧合。

我举个例子。家人肚子痛了,“胃药还有没有?吃了就好。”肚子痛?牙齿痛?“你去看个牙医,”眼睛痛?“看个眼科。”病了?感冒了?给哪个医生。就这样子。你有没有感觉到说,这样的回答跟这样的关怀,有点像住在冰箱里,不像住在家里。你留意看看,我们常犯这种毛病。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,细节。“病了,我看一看,也没什么大不了,大概感冒了,去看医生,打个针就好了。”有没有?这里面就出事情了。久而久之,你就发现我们的人生非常无奈。因为你的基础完全垮掉了,你只有一个理想在上面,只有一个理想。意思就是说,每天的吃饭不要紧,我们哪天去吃个五星级餐厅,好像人生就为那个大餐过日子。到最后你还是会饿死,还是会饿死。这个就是我们活得不踏实。

那这种经文他就告诉我们,你要踏踏实实地过日子,踏踏实实地过日子。而且,这样的人生,从毛孔出来普遍十方一切刹,是在生活中无所不在。当你真的很踏实的生活的时候,你的人生已经没有大小场面的问题了。可是我们现在大小场面很重要,你就要选大的,而不愿意小的,那这个基本上有很大的困难,而且人生会越活越痛苦。我们希望各位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,不是每年在过年的时候高兴就好。我想每天高兴比过年高兴更重要。这个日子难过,还是要日日要过,过年难过,不过年都无所谓,但是我们希望各位日日都是好日子。好,祝福大家。

----摘自海云继梦《四十华严》第47讲

我常讲智慧跟聪明不一样,智慧是一种感受生命存在的能力。那个生命的存在呀,就是那个本质那个本体。而这个本体要怎么样培养?这个是所有的,所有有心的佛弟子呀,遇到这个问题就无奈,一讲到这里就停止了,没办法再前进了。不过我想用一个现代的语言,你应该很容易可以了解,你也同样无奈。

要培养你一种审美的能力。美,美这个东西呀你感受得到吗?留意看看,一幅画给你,你看得到它的美吗?那美在哪里?审美有一个地方,你可以去认知的。你不要经过专业训练,专业训练又变成知识了。

就昨天我们举的例子,那月光照到你床前来,你感受得到美吗?没有啦。但是一读诵“床前明月光”啊,哈,就美起来了。那个写的人啊,他能审美,能够观察到美的存在。我们怎么看不到那个美的存在呢?同样,我们的床前都有月光,我们就看不到。他看到的是什么?“疑是地上霜”。我们呢,那就这样了,那就这样一片白白,一片黑暗当中有一块白白的,那就这样,那翻个身,上个洗手间回来,棉被一拉又睡了。对不对?这个就是你缺乏生命感。

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,在家里呀,是最好培养的时候。你跟家人有没有谈过这指甲裂了,指甲,非常小的事。那你跟家人有没有讨论过头发分叉了、粗了,有没有讨论过?没有。到美容院去就好了。不是,你在跟家人在谈论的时候,这就在分享,一种天伦之乐,是最美的,最美的。

我们有好多很美的东西,但是你没感受到。为什么没有感受到?因为你缺乏审美的能力。美不在哪里,你看得到老祖母的美吗?老祖母有什么好美的?你看得到她脸上皱纹是个智慧吗?这就是关键啦!你要培养这个能力!这个审美的能力啊,是一种灵性。审美把它转换过来,用我们佛法中专有的名词,那很多。在佛法的术语里叫什么?你日常有的,你常用的,观照,就是审美呀。你去留意看看。而观照的训练呢,就叫禅观。

我要跟各位谈的是,你对真实生命的了解,你可以透过审美。这是一种训练,美的训练。一个具备审美能力的人,他一定有他的一种特别的性格。就像我们一个具有禅观能力的人,他也有他特别的性格,因为他会激发出他那一种真正的生命因素的性格出来。透过审美,不一定什么艺术品,当然对艺术的这种欣赏是审美呀,那你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审美的。那你必须自己去培养,自己要培养这种能力。缺乏审美能力的人,要进行禅观的训练大概都很困难,因为他的基础工程还是要从生活中来。所以任何东西都一样,一种直觉,一种直观的能力要有。对于每一个学佛人来讲,这是很重要的。

当你五尘境界来的时候,你如何欣赏它?然后呢,能够不执着它。你要留意到这一点哦,不是叫你欣赏就叫你执着上去呀,这是不一样的。你懂得欣赏吗?你有没有这种生命的能力?感受这种生命的能力,有没有?因为这是智慧的起点,而在佛法中修行训练呢,这是很重要的一块。没有这一块你这个生命的观、生命观境啊,你没有办法现前。要开发生命这一块。而这一块呢,在禅观里是属于高级禅观,不是初级禅观。

初级禅观呢,是在训练你止住妄想,乃至于我们讲参禅金三角的三个条件你要具备,然后才能进入中级禅观;中级禅观就佛教所特有的,叫横出三界。你可以看到念头是怎么形成的,变成你今天的概念,那就是我们讲“住”的修行范围。那么到高级禅观呢,是法身大士的部分了。那这里讲的(感受生命)是高级禅观的部分

----摘自海云继梦《四十华严》第51讲

给我留言